水產預制菜發展前景解讀
2019-2026年中國水產預製菜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水產預製菜行業規模為856億元,同比增長16.8%,預計未來中國水產預製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水產預製菜市場規模將達2576億元。疫情期間,線下餐飲消費受到制約,整個水產預製菜市場的需求量持續上升。
水產預製菜:以淡水產品、海鮮產品為主要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預加工(如分切、攪拌、腌製、滾揉、成型、調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分類:依照食用方式或再加工方式分成四種,即配、即烹、即熱和即食。
中國水產類預製菜消費者購買種類、情況
調研數據顯示,水產預製菜消費者購買即配、即烹、即熱產品占比分別為56.2%、93.2%、62.5%。單次購買產品的數量時,54.5%的消費者傾向少量囤貨,36.4%的消費者傾向購買當下所需食用的量。預製菜菜品能夠有效延長食品保質期時長,將更受消費者青睞。
中國水產類預製菜消費者購買目的
調研數據顯示,中國水產類預製菜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原因為方便快捷、美味可口以及價格實惠(分別占比73.8%、56.3%和42.7%),城市裏快節奏的生活使得消費者更追求時間上的效益,方便快捷和美味可口是大多數消費者購買水產預製菜的主要需求因素。
中國水產類預製菜消費者購買頻次、價格
調研數據顯示,中國水產類預製菜消費者每周購買的消費者占比達93.6%。價格方面,消費者單次消費21-30元占比最多,為27.1%。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消費者購買水產類預製菜品的消費習慣形成,水產類預製菜的需求量將會增大,目前消費者普遍接受的單次消費金額在21-50元,市場消費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容。
中國水產類預製菜消費者購買類別
調研數據顯示,中國水產類預製菜消費者最常購買水產蝦、魚、蟹、貝殼類,分別占82.2%、75.2%、50.7%、50.5%。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水產類預製菜市場規模的快速發展,多元的菜品也讓消費者對食品口感的追求有所提升。
中國水產類預製菜消費者推薦意願、菜系偏好
調研數據顯示,52.8%的水產預製菜消費者非常願意向他人推薦,2022年68.7%中國水產預製菜消費者消費次數增多,27.5%的消費者保持不變,3.8%的消費者消費次數減少。52.8%的水產預製菜消費者非常願意向他人推薦預製菜品。在水產預製菜的菜系品類中,川菜口味最受歡迎,占比65.8%。
酸菜魚成為最受歡迎的超級單品
報告指出,十大最受歡迎預製菜為酸菜魚、小龍蝦、佛跳墻占前三,其次是豬肚雞、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烤魚、椰子雞、牛腩煲和梅菜扣肉。超過五成的受訪消費者喜歡酸菜魚預製菜,其中有85.5%的受訪消費者每月購買1-3次酸菜魚預製菜產品。2022年中國酸菜魚預製菜市場規模為71.2億元,預計2025年達204.7億元。
味道還原度好是消費者選擇酸菜魚預製菜的主要原因,其次食用酸菜魚預製菜比在餐廳吃性價比高,同時酸菜魚相對其他菜肴,魚肉更符合健康理念。
除了酸菜魚預製菜備受歡迎外,小龍蝦也靠預製菜實現全年長紅。小龍蝦預製菜因市場接受度高、口味眾多、價格合理、標準化程度高、加熱即食等優點大範圍融入家庭消費場景,突破地域限制,形成規模性消費。(具體見《小龍蝦”上岸“-從實體沉默到線上爆發》文章)
在眾多預製菜單品中,佛跳墻預製菜的發展也不容小覷。
2022年雙十一期間,佛跳墻線上銷售量同比增長60%。根據京東數據,2022年京東生鮮年貨節期間,佛跳墻禮盒的關鍵詞搜索頻次突破10萬+。佛跳墻用料奢華,以海參、魚翅、鮑魚等富含營養水產食材為主,還灌入高湯慢燉,迎合了當下品質及健康飲食消費風口,但由於食材繁多,烹飪工序較複雜精細,耗時較久,操作難度大。因此,方便、快捷的佛跳墻預製菜成為了一個好選擇。
作為國內預製菜佛跳墻品類的頭部商家,海文銘在各平台成績斐然。不僅連續多年蟬聯京東水產預製菜第一名,榮列《2022年京東預製菜年貨金榜》,在天貓、抖音、拼多多平台也是勢頭強勁,年貨節僅拼多多新店的訂單量就暴漲了200%!1月,多人份佛跳墻在抖音「東方甄選直播間」反響熱烈,銷量突破500萬!
B端需求正不斷擴大
隨著餐飲連鎖化率提升,人口結構轉變及對健康養生關注,水產預製菜將持續火熱,C端水產預製菜可能會階段性調整和降溫,但作為工業化深入的B端預製菜,其需求將不斷加大。
原因有以下幾點:
對於B端餐飲來說,水產品在食材處理和烹飪工藝上較複雜
相比肉類,水產品在食材處理、製作工序上更為繁瑣複雜,如小龍蝦、蟹等;B端餐飲,節約加工時間,還可節約後廚空間,滿足降本增效需求;C端消費者,省去宰殺、清洗、調味等步驟,新手小白也能做出美味海鮮。
餐飲行業通過使用預製菜可以實現降本增效。數據顯示,餐飲占比最高的三項成本分別為原材料成本(41.8%)、人力成本(21.3%)、三項費用(21.2%)。使用預製菜降低了一半人工成本,節省了40%的房屋租賃費用。從近幾年餐飲成本變化進行觀察,增速比較快的是人力成本、房租、原材料成本。
技術升級,冷鏈逐漸完善
水產預製菜對於冷鏈運輸有較高的條件要求,冷鏈物流技術和設備的逐漸完善,保證了餐飲食材在運輸、倉儲環節的品質,滿足了消費者對口感和體驗的高品質要求,為中國預製菜行業邁向標準化、產業化築牢根基。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5699億元,冷庫總容量達5224萬噸,2020年冷藏車保有量達28萬輛,冷鏈物流及倉儲體系穩步發展。
水產預製菜食用更便捷,打破地域和季節限制
水產品存在地域性和季節性,而水產預製菜相對便捷,能夠通過冷鏈物流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滿足不同地區、不同時節的消費者對於水產品的需求,讓天南海北的水產愛好者實現海鮮自由。
水產價格穩定,預製加工實現水產品增值最大化
水產預製菜能夠一定程度上規避「收漁期」影響,穩定水產市場供給,並為海鮮餐廳提供一定程度的成本管控保障。
綜合以上發展前景,海鮮供應商除可走向C端餐飲發展,更可走向水產預製菜B端供應發展。
所長的話
從以上數據與趨勢來看,中國水產預製菜市場正在迅速成長,我認為預製菜的普及能夠讓更多人品嚐到各地美食,並且可以讓家庭廚房變得更加便捷。
然而,我們也應該關注預製菜行業可能帶來的一些問題。首先,預製菜可能導致烹飪技藝的流失,因為人們可能更多地依賴預製菜而非自己烹飪。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地區獨特的烹飪風格和技巧可能會被遺忘。
其次,我們需要關注食品安全問題。預製菜的加工、包裝和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加強監管,確保消費者能夠安心食用。
最後,我認為預製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隨著水產預製菜市場的擴大,如何確保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和保護生態環境,將是行業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總之,中國水產預製菜行業的發展勢頭強勁,但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其可能帶來的問題。作為行業的參與者,應該在確保食品安全、保護環境和傳承烹飪文化等方面做出貢獻,共同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